国产高清视频-国产高清视频一区二区-国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不卡v-国产高清视频在线免费观看-一级片一区-一级片一级毛片

張家界民俗風情

土家族簡史——土家族的傳統文化

更新時間:2018-03-19 12:08:22 來源:www.973woool.cn 編輯:okzjj.com 已被瀏覽 查看評論
張家界旅游網 公眾微信號

    第七章  土家族的傳統文化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土家族人民以自己的勤勞、勇敢和智慧,創造了豐富絢麗的文化,表現出鮮明的文化特色。例如,口頭文學中的歌謠、神話、傳說、故事等,民間藝術中的擺手歌舞、跳喪歌舞、薅草鑼鼓、咚咚喹、打家伙、花鑼鼓等都富有瑰奇多姿的民族色彩,而西蘭卡普更是土家族獨有的民間藝術珍品;在宗教信仰上,土家族供奉土王,信仰萬物神靈,民間信仰又與佛教、道教相滲透,表現出來的民族特色濃厚;土家族的習俗,如過趕年、女兒會、哭嫁、生活中的禁忌等,也都別具民族特色。

    第一節 民間文學與民間藝術
  
    一、民間口頭文學
  
    (一)歌謠
  
    歌謠是土家族口頭文學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反映了土家族社會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包括歷史事件、階級斗爭、生產勞動、生活習俗、男女愛情、社會禮儀等。“土家人民愛唱歌,山歌越唱越快活。”從史料記載推論,這些民間歌謠源自巴歌。唐代劉禹錫根據巴歌創造的《竹枝詞》,世代相沿,其特點一直保存在土家族民歌中。至清代,鶴峰、長樂等地,正月元宵時,土家族仍多歌“楊柳”(“楊柳”是《竹枝詞》的一種詞牌名)。龍山、永順、保靖、長陽、利川、咸豐、酉陽、秀山等地土家山寨,年年都有賽歌盛會,對歌如流,出口成歌,徹夜不散。在土家與漢族長期的文化交流中,土家歌謠又受到漢族詩歌的不小影響。由于新中國成立前土家大部分地方的群眾多會漢語,或既能講土家話又會講漢話,所以,演唱山歌時大部分都是用漢語唱的,也有用土家語唱的。土家族歌謠就其內容而言,可分為山歌、擺手歌、薅草歌、敘事歌、歌喪、哭嫁歌和盤歌等。
  
    1.山歌
  
    民歌中土家族最喜歡唱的首推山歌。它的形式簡單樸實,一般的多為七字一句,四句一首,也有五句一首,唱時首數不拘。這種山歌數量頗多,內容豐富。男女老幼幾乎人人會編會唱,觸景生情,即興而歌。獨唱、盤歌、合唱,樣樣唱式俱全。宣恩、鶴峰等地把山歌稱為“單叫歌”、“軟叫歌”、“彎歌”、“連八句”、“對聲子”、“五句子歌”、“四句頭”、“喊喊調”和“穿號子”,名目繁多,各種各樣。山歌的題材繁多,但主要仍是抒情歌、敘事歌、神歌及較古老曲調的歌謠。如土家族地區的男女青年唱的一首情歌唱道:
  
    (男)
  小小姑娘我喊你,
  我喊你十句呀,
  你一句也不答我,
  幾時把你得罪了?
  你一句一句給我說。
  
    (女)
  我的哥哥你喊我,
  媽媽在屋怎把口開?
  幾時我媽不在屋,
  我背著豬草看你來。
  
    其歌詞自由,音節不等,音域不廣,樸素真摯,具有民歌風雅的風格。
  
    土家族山歌以桑植民歌最為著名,歌詞簡練,內容豐富,曲調明快,唱法多變,尤其是襯詞的廣泛而巧妙的運用,從而使民歌在烘托氣氛、揭示人物內心世界等方面達到了臻美的藝術境界,極富生活氣息與鄉土氣息?!恶R桑樹兒搭燈臺》被宋祖英唱到維也納金色大廳,《好男好姐兒不用媒》、《四季花兒開》、《冷水泡茶慢慢濃》、<挑擔茶葉上北京》等聲名遠播海內外?,F列舉兩首:
  
    《馬桑樹兒搭燈臺》
  馬桑樹兒搭燈臺
  寫封的書信與姐帶
  郎去當兵姐在家
  我三五兩年不得來
  你個兒移花別處栽
  馬桑樹兒搭燈臺
  寫封書信與郎帶
  你一年不來我一年等
  你兩年不來我兩年挨
  鑰匙不到鎖不開
  《好男好姐兒不用媒》
  好田好地喲,不用哎肥喲,
  好郎好姐兒喲,不用媒喲。
  多個媒人哎多張子嘴也,
  媒人的口里喲,出是非喲,
  好田好地喲,不用哎肥喲,
  好郎好姐兒喲,不用媒喲。
  多個媒人哎多張子嘴也,
  媒人的口里喲,出是非喲。
  
    新中國成立前,由于土家族人民長期受到地主階級和國民黨的殘酷剝削和壓榨,過著無權和極其貧困的悲慘生活,受過人民革命戰爭的洗禮后,憎恨國民黨,熱愛共產黨,產生過很多革命歌曲。其中一首是:
  
    蔣介石心腸比狼狠,
  他是人民大仇人。
  各族人民團結起,
  剝他的皮來抽他的筋。
  五黃六月望風涼,
  十冬臘月望太陽。
  土家只望共產黨,
  好比孩兒望爹娘。
  
    不僅語言洗練而大眾化,而且其譬喻、排比、對比、對應的運用都極為嫻熟貼切。來鳳等地流行的《長工十二月》、《媳婦歌》、《紅軍歌》、《解放歌》等都屬于這一類歌曲。
  
    2.薅草鑼鼓歌
  
    薅草鑼鼓歌是一種勞動歌,有的稱“挖土歌”、“山鑼鼓”、“合音鑼鼓”等,它直接產生于生產勞動而又有利于生產。相傳土家族定居湘鄂渝黔邊,燒畬事農時就有挖土歌,敲鑼打鼓,可以驅散野獸,也可以助興,以后才有專人司鼓領歌,指揮勞動,演變為一種民間樂式。凡是集體開荒、挖土、插秧、薅草、采茶等都要打山鑼鼓。來鳳縣土家族“四五月耘草,數家共趨一家,多至三四十人,一家耘畢,復趨一家,一人擊鼓,以作氣力,一人鳴鉦,以節勞逸,隨耘隨歌,自葉音節,謂之薅草鼓”。“鑼鼓不出鄉”,鄉鄉都有,各有各的風格。薅草鑼鼓歌一直是土家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文藝形式。薅草歌詞一般由歌頭、揚歌、歌尾三個部分組成,歌頭、歌尾都有固定唱詞,主要內容在揚歌部分,“見子打子”,隨編隨唱,每句七字,四句居多。薅草時見誰松了勁,就催促他幾句;見誰干的歡,就夸他幾句。如“激勵歌”中唱道:
  
    捆起腰帶要嶄勁,
  把它挖起抱斗形。
  挖邊哥哥要嶄勁,
  一步一步往前行。
  
    歌詞鏗鏘有力、樸實大方,具有民歌鮮明開朗的風格。揚歌時除唱生產、生活外,也唱一些歷史故事、小說和民間傳說,如《楊家將》、《賣畫記》、《三國演義》、《百果花》、《惡雞婆》、《東三郎和西三妹》等。
  
    薅草鑼鼓歌的唱腔結構約為三類。一是流行于永順、龍山、來鳳的樂段式唱腔。以一基本曲調,反復演唱多段歌詞,而歌詞七字一句,兩句、四句一段(龍山馬蹄寨有三句一段式)。二是流行于宣恩、保靖和永順部分地方的兩段式唱腔。它以兩個音調、節奏不同的樂段構成,較之樂段式唱腔有所發展。三是多首民歌組合成套式唱腔,盛行于桑植、鶴峰、建始。這類唱腔一般多5~20首民歌合成一套聯唱,它是薅草鑼鼓歌的高級形式。“薅草六月滿山岡,鑼鼓聲中柳復楊”,并不是詩人的渲染,而是富有強大生命力的薅草鑼鼓歌扎根予民間,逼真感人的表現。
  
    3.擺手歌
  
    “擺手”是源于湘鄂渝黔邊祭祀土王而舉行的一種禮儀歌舞。改土歸流后,由于土司制度的廢除,逐漸演變為頌春調年歌舞。“每歲正月初三至十七,男女齊集,鳴鑼擊鼓,舞蹈長歌,名日擺手”。以后,擺手歌舞的發展各地有所不同,有的已歌舞分離,有的既歌且舞的;唱的形式也有變異,在土家語流行地方多用土家語唱,有的則用漢語演唱。
  
    擺手歌在永順、龍山、保靖等地有的稱為“舍巴歌”,由土老師領唱,歌詞主要由神話傳說和過去的生產生活情景兩個部分組成。群眾隨后和聲相應。以龍山馬蹄寨流傳下來的舍巴歌為例。第一部分,唱土家歷史上的神話傳說《雍尼·不索尼兄妹相配創造人類》、《雍澤雍米涅帶領土家遷徙到龍山》等。在《人類起源歌》里唱洪水:
  
    瓢潑大雨,
  下了七天七夜;
  水井的水,
  浸落了七天七夜;
  雍尼不索尼,
  鉆進瓜窗里。
  水沖卷起巖渣,
  緊緊地堵住了瓜窗。
  水漲破了天,
  天塌垮到地上,
  地漲升至天上,
  天翻了,地覆了。
  
    描述得生動逼真,富有神話般的想象力。
  
    又如《雍澤雍米涅帶領土家族遷徙到龍山》中的一段唱道:
  
    行走疾如飛奔,
  撲通撲通沒個停,
  像展翅飛翔的木鷹,
  像蹄不落地的麂群。
  展翅飛翔的木鷹呵,
  翅膀千萬莫松勁;
  蹄不落地的麂群啊,
  腳桿切莫停頓。
  
    把土家族祖先遷至“墨移子臺子”的英勇形象描繪得有聲有色,譬喻手法形象生動。
  
    舍巴歌的第二部分唱詞是寫土家的生產生活,如到林中趕猴子:
  
    背銃就往樹林走,
  走進樹林趕猴子,
  拿銃攆猴兩整天,
  猴子跑得屁股冒火煙。
  公猴母猴嚇得怕,
  跑到巖壩就打架,
  拿起銃銃點火藥,
  猴子死在巖壩腳。
  
    其歌詞樸實明朗,饒有風趣。以后又并入了一些民間傳說故事及娛樂性的唱段。
  
    4.長篇敘事詩歌
  
    土家族的長篇敘事詩歌也比較豐富,寓于神歌、山歌和薅草鑼鼓歌等形式之中。根據口頭文學素材整理創作的《錦雞》十分優美?!跺\雞》有7章,724行,敘述春哥因無棺材葬母而賣身受苦的故事。有一天,春哥斬蛇救了錦雞姑娘,錦雞贈送羽毛與春哥作為定情信物,贈送如意鈴與春哥,如意鈴可以變銀贖身,變水種莊稼,變風滅土司放的火。當春哥和錦雞重逢結婚的時候,土司強行“初夜權”,被錦雞踩在床下變成了踏板。此敘事詩充分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的勇敢智慧,與土司制度頑強斗爭的精神,并歌頌了自由戀愛的幸福生活。詩句優美動人,內容豐富,富有戲劇性。
  
    其中《賣身》唱道:
  
    管家只問羊多少,
  土司只問羊多壯。
  誰管春哥饑寒苦?
  只有長工問寒暖!
  
    《贖身》里面有這樣的唱詞:
     
    一張字紙一條命,
  今日才算自由人;
  長工點起一把火,
  賣身契約化灰燼。
  
    《重逢》中這樣唱道:
  
    落雨太陽是假情,
  媒人講話幾句真?
  有情有義心對心,
  哪要媒人作引針!
  生不丟來死不丟,
  好比青藤纏石榴。
  青藤纏了石榴樹,
  花死藤干兩不丟。
  
    5.歌喪與哭嫁歌
  
    魏晉南北朝時,歌喪在清江郡一帶流行。“蠻左”族人“始死,置尸館舍,鄰里少年,各持弓箭,繞尸而歌,以箭扣弓為節,其歌詞說平生樂事,以至終卒。……歌數十闋,乃衣衾棺殮,送往山林……”這種歌喪風俗,至今還在清江流域和鶴峰、桑植、鳳凰、酉陽、秀山等地形式不同地保存著。歌詞多表達對死者的頌揚敬意,也有涉及其經歷的社會活動、生產、生活等內容。有的擊鼓樂而歌,有的鼓樂歌舞并舉。所以上述地區稱之為“跳喪鼓”、“鬧喪堂”、“唱孝歌”、“打夜鑼鼓”等。歌喪的詞調也有多種。“歌手們圍在祭帳前,一人擊鼓而歌,有時眾人幫腔,依次輪唱。唱詞復雜,除有固定唱詞的一部分外,大多隨編隨唱。每句七言或十言,兩句或四句一首”。利川流行的“明七暗八”形式獨特,每句八言,兩句一首,唱七隱八,歌眾合唱并重復最后三字。其歌詞格律如:
  
    孝家今夜打鼓鬧(熱),
  三親六戚都來朝(拜)。
  滿堂兒孫披麻戴(孝),
  孝男孝女痛哭嚎(啕)。
  
    上句落“羽”,下句結“徵”,一曲多用,音樂富于吟誦性,以寄托哀思。長陽有“十月懷胎”等二三十種詞牌,委婉動人,徹夜歌唱,正如土家詩人彭秋潭的《竹枝詞》所歌的“誰家開路添新鬼,一夜喪鼓唱到明。”
  
    哭嫁歌是新中國成立前土家族姑娘出嫁上轎前邊哭邊唱的歌。清代改土歸流后就有哭嫁習俗。有的姑娘從十一二歲起就開始學哭嫁,假如出嫁時哭得不動人,往往會被人恥笑。姑娘在婚期前三天或七天或半月或二十天,甚至有長達一月的時間,就開始哭嫁。每至黃昏,親鄰少女婦嫗都群聚出嫁姑娘家里,聚首痛哭,哭至深夜始散。這種哭嫁歌長期相沿,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自由抒情歌體??藜薷栌修o祖宗、女哭娘、娘哭女、妹哭姐、姐哭妹、哭哥嫂、哭團圓姐妹、哭梳頭、哭穿露水衣、哭吃爺娘飯、哭百客、哭上轎等。其中《罵媒人》是頗富思想性的一段:
  
    背時媒人是條,
  娘家來吹女婿好,
  樹上麻雀哄得來,
  豌豆開花角對角,
  鐵樹開花八寸長,
  那頭吃了這頭走。
  婆家去夸嫁妝多。
  巖上猴子騙得走。
  媒人吃了爛嘴角。
  媒人吃了爛大腸。
  
    兩句為一小段,每句七字,上下句子押韻,句句可換韻腳。唱時有獨唱和兩人對唱兩種形式。對唱的兩個聲部有規律地交錯出現,別具一格,正是“十姊妹歌歌太悲……猶如巴娘唱竹枝”。
  
    除了上述幾種詩歌,尚有兒歌、梯瑪神歌、上梁歌等,在此不一一贅述。
  
    (二)傳說故事
  
    土家族的口頭文學十分豐富,神話傳說、故事也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的寓于詩歌,有的口耳相傳,委婉動聽,極其優美。
  
    神話反映出古代土家先民對自然事物的看法,描寫人類與自然界作斗爭的情景。流傳至今,比較著名的有《張果老與李果老》、《洪水蹬天兄妹成婚》、《鷹氏公公佘氏婆婆》、《梅山打虎》、《魯班修佛潭》等。
  
    湘鄂西土家族中都流傳著張果老、李果老造天地的神話,其情節并不一致,但主要內容基本相同。張果老在造天的時候,看見地上的水太多了,就造了二十四個太陽,不分日夜地曬。不久,地干了??墒翘柕墓廨x太強烈了,曬得草枯地裂,只有一棵馬桑樹長得齊天高。一只青蛙為了逃避太陽的暴曬,就沿著樹干爬上去,青蛙恨透了太陽,它張開血盆大口,一連吞食了二十二個太陽。當它將要去吃剩下的兩個太陽時,不料觀音菩薩發現了,憤怒地揮舞棍棒打彎了馬桑樹。青蛙再也吃不到太陽,從此地上有了草木,只是馬桑樹再也伸不直腰。剩下的兩個太陽,觀音菩薩讓它們中的一個照白晝,一個照黑夜;照白天的叫太陽,照黑夜的叫月亮。太陽是個姑娘,白天出來害羞,就放出五打神針刺人眼睛,不讓人們看它。這個神話反映人們征服自然的信念、力量和智慧。
  
    《洪水登天》這類創世紀神話在中南、西南的少數民族中都普遍流傳,在湘鄂渝黔邊土家、苗、侗地區也極為盛行。土家族稱之為《雍尼·不索尼》,也稱《東山老人與南山小妹》、《羅氏兄妹》,或《伏羲兄妹》,其結構則大同小異。說從前有七兄弟,把雷公捉下天來,準備煮烹吃掉,后來雷公用計逃回天宮,怒降七天滂沱大雨,把世上的人全都淹死,唯獨兄妹二人躲在葫蘆瓜里保全了性命。洪水退過之后,兄妹經過一番周折,終成婚配,生下一個大肉球,天上降下一把大剪刀,剪開了它,散之四方,都變成了人類。其中值得研究的是這類神話詳略不一、穿插不一、結尾不一的部分,往往都反映出其民族特點和地區特色。如龍山、永順的結尾部分說肉塊摻泥巴撒出去變成了“土家”,肉塊摻苗苗撒出去變成了“苗家”,肉塊摻沙子撒出去變成了“客家”,用以說明相鄰民族的來源。又如來鳳、鶴峰、秀山等地的結尾部分說肉球裂開了,落在土里的變成了“土家”,落在田里的變成姓田的祖先,既說明本民族的來歷,又說明本民族的強宗大姓的淵源。
  
    《廩君化白虎》的傳說說東村(今長陽漁峽口)有座古廟,后來,一個白頭發、白胡子老頭逃到廟里與和尚一起生活,這個老頭過去很善戰,不久在廟里死了。當地人們把他埋在燈芯嶺。埋的時候,這個老頭化成一只白虎升了天,從此人們就叫這個地方為“白虎垴”(今漁峽口白虎隴)。后來覃氏將祠堂從蠻家垮搬到東村,建在白虎隴。因白胡子老人是覃姓人家埋的,為了紀念這位老人,于是將覃氏祠堂也命名為“白虎隴堂”。
  
    民間傳說多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為題材并加以渲染夸張、美化而成。還有一些有關土家風俗、地名、節日來歷的傳說,如《關王大戰士王》、《向老官人》、《田好漢》、《覃垕王》、《白鼻子土王》、《覃二哈》、《白鶴井》、《錦雞和巴西》、《落印潭》、《九節牛角》、《八耳鍋》等。不少傳說把人物、事物刻畫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向老官人》的傳說流行最廣。說土王派向老官人到朝廷去拜見客王,客王問他住在哪里?他說:“千根柱頭落地,風掃地,月點燈。”客王又問他手下有好多人?他說:“七十人背柴,八十人做飯,三只鹽船下水,磨鷹灘上打爛一只,三天沒得鹽吃。”客王聽了心里害怕,以為他地廣兵多,就想害死他。他回家時,客王賜他一瓶毒酒,要他拿回去大伙一起喝,誰知他在路上吃了,馬上被毒死,但尸首不倒,夾在馬背上馱回家鄉水扒才倒下去。其實,他回答客王的是他住茅草房子,只有三只鴨子,被打死一只鴨,鴨蛋少了,不能拿去換鹽吃。后來土家后裔都立祠供奉他。
  
    《白鼻子土王》主要控訴溪州土王的暴虐無道。說白鼻子土王荒淫無恥,一共討了四十八個老婆。他鼻子時常發癢,一發癢就要殺人,把殺死的人的血涂在鼻子上,他才覺得舒服。他殺來殺去,把他的部下都快殺光了。但他又懼怕土家百姓起來造反,就下了一道命令,把百姓的瓦屋拆光,蓋上木房。木房蓋好了,白鼻子土王跑到高山上,叫人在下面放火,要把民房全部燒掉。一霎時火光沖天,喊聲震天,他反而哈哈大笑,真是無恥到了極點。
  
    土家族的一些民間故事,如《夾藝昭昭》、《婆婆樹》、《巖頭坡》、《卡尼昭昭》、《鯉魚姑娘》、《聰明猴子》等,都極具人情味和藝術感染力。
  
    《卡尼昭昭》講一個童養媳的悲慘遭遇。當這個小姑娘被迫自殺而死后,變成了一個叫“卡尼昭昭”的小鳥,它每天傍晚凄慘啼鳴,表達對不幸婚姻經歷的控訴。
  
    《婆婆樹》講一個名叫阿大的婦女,為了反抗龍王的侮辱,受盡折磨仍堅貞不屈,龍王把她變成一棵孤樹,屹立在酉水邊上。后來阿大的丈夫見了此樹,號啕大哭,也被變成枝葉連在一起的婆婆樹。龍王降洪水來沖,但他們也永不分離。
  
    《巖頭坡》描寫一個草醫喜歡給窮人看病,不取分文,地主給一半家產請他看病,他因嚴詞拒絕,活活被地主折磨而死,變成了巖頭,人民永遠崇敬和瞻仰他。
  
    二、民間藝術
  
    土家族是我國南方能歌善舞的一個民族,其民間藝術豐富多彩,其中音樂、舞蹈、戲劇、美術都有其民族風格和特色。
  
    (一)音樂
  
    “土家生來愛唱歌,開口一唱一大籮”。張家界的民歌手向佐絨、何其光和向桃妹,就是土家族民間音樂家的代表。如向佐絨,女,1955年生,土家族,當代民間歌手,桑植人潮溪鄉塔坪村人,是演唱、傳承桑植民歌的代表人物。1978年參加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首次專業劇團匯演,在北京工人文化宮舞臺上演唱了桑植民歌《叫我唱歌就唱歌》,反響強烈,后多次在各級文化藝術匯演中獲獎。在電視系列片《長征紀事》、電視專題片《尋找遠去的家園》中演唱的桑植民歌,受到廣大觀眾的一致好評。
  
    土家族地區宛如詩歌的海洋,土家族的歌唱和詩歌分不開。即席即興而歌是多數,有的要用樂器伴奏,有的還是邊唱邊舞。不僅歌詞優美,曲調也十分委婉動聽。按歌曲的體裁來分,有勞動號子、山歌、梯瑪神歌、小調、哭嫁歌、咂酒歌、燈歌、上梁歌、兒歌等。薅草鑼鼓歌是富有戰斗性的勞動歌曲,剛勁有力,節奏鮮明,聽起來振奮人心。土家族也和其他中南、西南的少數民族一樣,盛行盤歌。兩人對唱,互相盤答,如一方盤問:“什么彎彎彎上天?什么彎彎在江灣?什么彎彎街前賣?什么彎彎姐面前?”對方答歌:“月牙彎彎彎上天,船兒彎彎在江灣,梳子彎彎街前賣,眉毛彎彎姐面前。”還有盤天地、盤花草、盤鳥獸、盤生產等,其中男女互相盤答,以抒發愛情的較多,四句一首,對答如流,極為生動有趣。土家喜唱號子,如酉水號子、拖船號子、拖木號子、挑巖號子等。先唱“號兒”,后唱“歌兒”,一領眾和,來回穿插,腔調高亢,雄健有力。流行在酉陽、秀山、宣恩、鶴峰、利川、巴東、長陽的“穿號子”就是由勞動號子發展而成。鶴峰的號子由單號兒、雙號兒、單號兒搭橋,雙號兒搭橋和扯爐腔組成,是高度發展的號子形式。土家族也經常哼唱小調,小調是一種長于抒情和敘事的室內小唱。如打夜工撕包谷葉以及剁豬草、納鞋底、刺繡、編織、做針線活等場合,均演唱小調。小調曲式多單曲體,旋律流暢,歌速徐緩,音域不寬,往往反復多段吟唱,曲調變化不大,通俗易唱,是一種分節歌,具有深情內在的特點。有獨唱、對唱、盤唱等形式。小調的歌詞句式規整,如“四季”、“五更”、“十二月”等,歌詞形式有一段或數十、數百段不等。廣泛流傳于湘鄂渝黔邊區的敘事長詩《吳幺姑》、《山泊歌》等均是用小調形式演唱的。土家婚俗中的“姊妹歌”,也多選唱小調。恩施地區鶴峰縣的《柑子樹》、《繡香袋》,來鳳的《大河漲水小河渾》,利川的《柑子林》,湘西桑植的《馬桑樹》等,均是小調中的精品,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已流行。土家女孩出嫁要唱哭嫁歌,出嫁當日則達到高潮。親屬以哭嫁為主,鄉鄰以勸嫁為主。新娘用哭嫁歌請到誰,誰就陪哭,實為對歌,歌聲委婉,其情動人。“十姊妹歌”又稱“姊妹歌”,是哭嫁的一種主要形式,在鄂西土家人中很盛行。即姑娘出嫁前,邀約九個少女,合新娘共十人,設盤肴糖果,置酒宴,叫“陪十姊妹”。屆時,相互歌唱,互致祝福,抒發惜別之情,歌曲有《石榴開花葉葉密》、《十月花》、《教女歌》等。
  
    在器樂方面,有吹奏樂和打擊樂兩種。吹奏樂器有木葉、咚咚喹、嗩吶等。木葉是湘鄂渝黔邊各民族普遍流行的樂器,土家青年想吹時,扯下一片常青樹葉,放入口中,運氣吹動,就可吹出清脆悅耳的歌曲,音響有如婉轉的鳥鳴,悠揚嘹亮,多用以伴奏歌曲。咚咚喹是土家族具有特色的單簧豎吹樂器,用長約15厘米、管周約2.5厘米的細竹制成。上端留一竹節,接近節頭約半寸處用小刀削薄,設一開口活片作吹孔,管上設三或四孔,下端切成斜口而成。咚咚喹有筒音宮和徵兩種。歷史相傳,土家婦女、兒童慣于用它演奏。它的傳統樂目尚有《巴列咚》、《來喲來,來喲嗬》、《呆都里》等,多數帶有歌詞,既可用它演奏樂曲,又可把它作為民歌來演唱。咚咚喹音色柔和,曲調歡快,活潑優美。嗩吶由漢族傳人,在樂曲和演奏上,和漢族相差不多,婚喪喜慶,多有嗩吶伴奏,曲牌繁多,又富有地方色彩。牛角也在土家族祭祀或某些民俗歌舞活動中使用,以此來渲染氣氛。崩崩拖,又稱口條或口簧,是土家婦女自制和喜愛的一種樂器,吹奏時,兩手大拇指左右平行拉扯麻繩,口唇包含簧部位吹氣,用舌頭控制氣量及調和音的高低,有《韭菜花》、《長爬崗》、《短爬崗》、《苦麻菜》等十多個曲調。此外,竹號、野喇叭、巴嗚等都是土家族喜愛的吹奏樂器。
  
    打擊樂中,湘西的“打家伙”,鄂西、酉陽、秀山的“花鑼鼓”,也是當地各族人民共有的一種文娛形式。打家伙也稱“打蹭子”,使用的樂器有馬鑼、頭鈸、二鈸、土鑼等。三至四人操打合奏,打擊節奏巧妙配合,音節緊湊急速,能奏出《馬過橋》、《八哥洗澡》、《雞婆生蛋》、《幺二三》等百多個優美曲牌。花鑼鼓是吹打樂合奏的總稱。咸豐縣清坪一帶加嗩吶的稱“吹鑼鼓”。樂器有嗩吶、鼓、冬子鑼、大鑼和鈸5種。其曲牌呼為“引子”,有80多個。沒有用嗩吶的花鑼鼓與打家伙相近,只是喜歡用鼓,曲牌有70多個,由“頭子”、“中段”和“尾巴”組成,音響響徹山谷,給人們以清新幽雅之感。此外,長陽的吹打與鶴峰的圍鼓也別具特色。長陽吹打是由嗩吶或土笛與鼓、鑼、鈸等打擊樂器合奏的器樂曲。按其表現作用又分為堂調、大調、客調、菜調、笛調、喪調、綜合調7種類型。鶴峰圍鼓主要伴隨各種燈班活動,也借用于紅白喜事及各種節日喜慶場合。圍鼓牌子有文牌子、武牌子之分。文牌子輕柔舒緩,武牌子激昂粗獷。演奏時,多為在行進中敲打。有鼓、鑼、頭鑼、二鈸、鉤鑼5件打擊樂器。鶴峰圍鼓的傳統樂曲有《畫眉走橋》、《八哥洗澡》、《客螞吐泡》、《河鷹展翅》、《雙龍出》、《二龍戲珠》、《雙獅捧球》、《上天梯》、《月兒圓》等。
  
    此外,土家族地區還涌現出牟廉玖等優秀文藝工作者,并創作了大量的優秀作品。牟廉玖,詞作家,1943年生,湖北省利川市人?,F為湖北省作家協會民族文學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創作的歌曲和曲藝作品多次獲全國和全軍大獎,其中河南大調子《老伴兒》獲全國優秀曲藝節目觀摩匯演一等獎,并被編人中國文聯《中國新文藝大系》。他創作的長陽南曲《土家吊腳樓》獲全國第二屆少數民族文藝匯演一等獎;歌曲《土家哦嗬歌》獲第十屆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優勝獎;《峽江情歌》榮獲中央電視臺青年歌手大獎賽銀獎,2004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八百里清江一路歌》是作者20多年歌詞、曲藝創作生涯的總結。全書收錄了作者從軍隊到地方創作的100首歌詞、曲藝等。其內容雅俗共賞,散發著濃郁的地方風情。
  
    (二)舞蹈
  
    土家族的傳統舞蹈有跳喪鼓、擺手舞、八寶銅鈴舞、梅山舞、跳馬舞、操旗舞、八幅羅裙舞、玩耍耍、跳花燈、玩龍燈、玩蚌殼等,其中尤以跳喪鼓、擺手舞最為突出。
  
    跳喪鼓是土家族古老的喪葬儀式歌舞。早在隋唐時,定居夔峽一帶的土家族先民,其父母“初喪,擊鼓以遭哀,其歌必號,其眾必跳”,或為“打鼓踏歌”。至清道光年間,長陽土人先人逝世,“臨葬夜,眾客群擠喪次,一人擂大鼓,更瓦相唱,名日唱喪鼓,又日打喪鼓,歌詞大都是妥亡靈,慰生者”,至今仍然盛行于清江流域的長陽、五峰、鶴峰、巴東等地。在鳳凰、桑植、張家界等地呼為“跳廩”,或稱“跳流羅”(記音)。凡老人正常死亡后,必須跳喪,死者年歲愈高,前往跳喪者愈多,不僅其族親屬往吊,鄰里鄉人也要參加,稱為“人死眾家喪,一打喪鼓二幫忙”。過去多為男女成對歌舞,以后演變為男人亡則由男人參與,女人亡則由女人祭祀,而且可以隨上隨下,自由組合。跳喪多在葬前一夕進行,在死者靈前,先由歌師擊鼓叫歌,成對的二歌郎、四歌郎或八歌郎相應接歌,隨鼓節起舞,按曲牌進行,邊飲宴,邊歌舞。多達數百人時,就在靈柩前場壩上應歌接舞以興哀。唱詞多為四三拍,也有四二拍的,或交互替換。舞式多樣,如“大王下山”、“一支箭”、“四大步”、“滾身子”、“楊柳”、“雙獅搶球”、“燕兒銜泥”、“犀牛望月”、“鳳凰展翅”、“枯樹盤根”、“幺連合”、“幺姑姐”、“葉兒合”、“沙兒合”、“打啞謎”、“風夾雪”、“升子底”、“牛擦癢”等幾十種,節奏鮮明,剛健有力。近年來,長陽縣的文化工作者在古老的跳喪鼓舞基礎上,推陳出新,改編成“巴山舞”,已成為全縣各族男女老少喜愛的一種群眾性娛樂形式。
  
    擺手舞是土家族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傳統歌舞。“擺手”土家語稱為“舍巴”,漢語呼作“玩擺手”。“正月初間,男女齊集歌舞,祓除不祥,名日擺手,又謂之調年”。其淵源與古代的巴渝舞、“擊鼓踏歌以興哀”的跳喪祭祀歌舞有著密不可分的承襲關系。
  
    擺手舞在新中國成立前一般多在農歷正月初三至十五(十七)日舉行。土家群眾在新春佳節晚餐之后,聚集在擺手堂前,由土老師(梯瑪)主持祭祀儀式,祭祀完畢,鞭炮齊鳴,鑼鼓喧天,圍圈而舞,盡情歡跳。舞時手與腳成順向同時動作,兩人一對,面面相對,踢踏擺手,翩躚進退,扭腰旋轉,剛健有力。擺手分“單擺”、“雙擺”、“旋轉擺”多種。龍山縣馬蹄寨舉行擺手時歷時7天,湘鄂渝黔邊土家往會者曾眾至萬余人,猶如賽神廟會。一般的多為就近村寨擺手堂前三四十人擺手祈年,也有在二月、三月和祭社玩擺手的。
  
    跳擺手舞時,由一個人在圈中司鼓兼鳴鑼,男女舞眾在一善擺手者領頭下,圍圈舞蹈,隨鼓點進退,變換舞姿。每舞一周或數周換一套程式,把許多動作連貫起來,構成具有完整情節的段落,套套相連。如把“薅田”、“插秧”、“扯草”、“望太陽”等接連一氣,以示土家族從事各種農事活動時的情景。
  
    擺手內容豐富,主要有表現古代打仗的“馬前舞”,在宮衙朝拜土王的“飲宴舞”,有表現狩獵生活的“打獵舞”,有表現勞動生活的“生產舞”,還有表現日常生活的“打蚊子”、“水牛打架”等。由于擺手舞姿矯健,粗獷大方,剛強武勇,形式簡樸,落落大方,不用道具,具有濃郁的民族風采,因此,土家人人喜歡,代代相傳下來。新中國成立后,經過湖南省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文藝工作者發掘整理和創新的擺手舞,不僅是舞臺上土家族的傳統優秀節目,也成為湘西土家族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帶娛樂和健身性質的歌舞。
  
    跳花燈又稱“跳團團”、“二人轉”、“花燈戲”等。湘鄂渝黔邊區土家地區都流行,又以秀山花燈最有代表性。表演形式從單一的方桌表演發展成搭花臺,鋪席子在地上表演,花燈單邊戲等多種形式。不管什么形式都只有一男一女兩個角色,女裝男扮居多,稱幺妹子,男稱賴花子或別的名字。幺妹子左手執彩巾,右手執彩扇。賴花子把頭巾扎成“半邊月”,腰系紅綢帶,手拿大蒲扇。幺妹子踏著丁丁步,輕搖折扇,曼舞彩巾,翩翩起舞,楚楚動人。賴花子圍著幺妹子,踩著矮樁步,揮著大蒲扇又跳又唱,動作活潑詼諧,形象滑稽逗樂,妙趣橫生。
  
    八寶銅鈴舞是土家族的一種祭祀儀式舞。新中國成立前土家人凡向祖先“解錢”,便要請土老師來主持祭祀禮,土老師身穿八幅羅裙,頭裹紅絲帕,腰系短刀,手持八寶銅鈴,邊唱邊舞。歌頌祖先的創業和遷徙,禱告先人安寧,祈求后生幸運。其舞分坐堂與行堂兩種,一為坐舞,一為立舞。立舞多搖鈴一次,進退各三步然后轉體,如此周而復始,舞鈴吟誦,以供其祖。
  
    “玩耍耍”或稱“花鼓子”,是鄂西、渝東南、湘西北土家常見的一種民間舞蹈。起初多為男女青年求愛的歌舞結合形式,以后也反映日常生活中的種種事物。舞時,多以一旦一丑出場,均持小扇(或手帕),動作比較簡單。用大小步法,兩手在身旁擺動,身體隨腳手自然地向兩邊擺,男動作較大而粗獷,女動作較小而柔和,邊歌邊舞,輕松愉快,不用道具布景。這種舞式扎根于民間,深為土家青年喜愛。
  
    “連響”  起源北方少數民族地區,是許多民族都喜愛的歷史悠久的民間舞蹈。流傳到土家地區后,衍化成為很有本民族特色的若干種表演形式。如雙人棒、多節連響、滾龍連吃,還有從連響異化而出的肉連響等。一般連響表演,都是用連響拍打身體,又跳又唱,男女同臺,參加人數不限,兩人一對配合表演,或轉圓圈,或變換隊形,情緒熱烈,群眾性強。
  
    土家族當代的舞蹈家有二炮文工團的余大鳴副團長與中央民族歌舞團的一級演員徐萬枝等,她們編創的土家舞多次在全國舞蹈大賽中獲獎。
  
    (三)戲劇
  
    土家族地區的戲劇,較詩歌、樂舞要產生得晚一些。改土歸流以前,在歌舞演唱中已出現戲劇的萌芽。“改土歸流”以后,出現了儺愿戲、土地戲。至新中國成立前,酉戲、南戲、川戲通過傳播、吸收和改造,已成為土家族喜愛的地方劇種。
  
    茅古斯土家話為“撥步卡”,是流行于永順、古丈的一種古老的萌芽狀態的戲劇,多在春初擺手后演出。據說劇中人物都是土家的祖先,他們身上都長滿了毛,表演者渾身扎上稻草,象征毛人,有時出場多達15人。一般都演五場:打獵(趕仗)、種地、釣魚、接新姑娘、先生教讀書等,每夜一場,觀眾滿場。
  
    陰花鼓與鬧年歌鶴峰土家流行的“陰花鼓”與建始曾盛行的“鬧年歌”(又名“黃四姐”),也是當地具有原始戲劇性的小演唱。其內容有表演土家起源、遷徙的情節,漁獵農事活動,對歷史上統治者的憤慨與抗爭故事等,內容比較單一,形式靈活多變。
  
    儺愿戲它是土家酬儺神的宗教儀式劇。鶴峰的“老師子”(即土老師)在新中國成立前通常都在需要還儺愿者家演出。起初演唱的主要是宗教經書的內容,間或插入民間故事,唱腔、曲牌不很固定。以后,儺愿戲經過長期演變,分出角色,有了道白,唱腔曲牌發展到30多個。儺戲劇目增加多達200余軸,其中《青家莊》帶有反封建性質,《打金銀》抨擊壞人壞事,《白鼻子土王》揭露土司殘暴。
  
    南戲  是改土歸流后由荊湖地方傳至鄂西的漢戲演變而來。它吸收川戲、花鼓戲、昆曲的一些優點,發展成為鄂西土家喜愛的劇種。唱腔、音樂、劇目及表演程式與漢劇基本相同。角色中以生、旦為主,內容多為歷史題材。新中國成立前來風、咸豐等土家聚居區都有南戲科班,在湘鄂渝黔邊經常演出,為各族人民所喜愛。
  
    酉戲又稱燈戲,流行于永順、龍山、保靖、古丈等地。它是清末產生于永順的地方小戲。起初,由一些漢族藝人創造出來,但一直在土家族地區的土壤中成長,成為湘西土家群眾最喜愛的劇種之一。其劇目有《山伯訪友》、《百日緣》、《采桑會》、《趕著挑》、《槐蔭會》、《槐蔭別》等一百多軸。
  
    柳子戲  又叫陽戲,俗稱“楊花柳”。是儺戲的變種。戲分生、旦、丑三行,后受大戲影響,也有凈角。其主腔有兩種唱法:一是用本嗓平腔唱,尾音不翻高,稱“老柳子”;另一種是用真假嗓結合,尾音翻高八度,稱“新柳子”。.柳子戲的傳統劇目有一百多個,常演的有“三打”、“三殺”,即《打金銀》、《打蘆花》、《打包救主》,《侯七殺母》、《曹安殺子》、《宋江殺惜》。另外,反映家庭生活的小戲俗稱“一家小戲”,移植南劇的楊家將、三國戲叫“一國之戲”,另外像《凌哥烤煙》、《掃地掛畫》、《蠢子回門》、《谷屯子接妹》等,也很受群眾歡迎。
  
    堂戲又名踩堂戲,流行于巴東,每逢春節、正月十五,藝人相聚成班,應邀到某家賀新年,在堂屋掛上底簾,在側放一桌,供樂隊用,正中用門搭臺,演出前先由小旦登臺表演“送字”,“掛畫”,以示向東家賀喜,叫“定臺”,天明收場。蓋新房、慶豐收等場合酬神許愿,也邀戲班唱堂戲。堂戲角色分生、旦、凈、丑四行,聲腔音樂分兩類,一是屬于梁山調腔系,主奏樂器是大筒子胡琴,叫“大筒子腔”或“楊花柳腔”、“燈戲腔”;一是屬于南北路(皮黃)腔系,主奏樂器是京胡,叫“小筒子腔”。兩類唱腔音樂風格各異,可同臺演出,但不在一個劇目中演出。
  
    此外,還有川劇、影戲、木偶戲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地方劇種,在土家族地區也較流行。在曲藝方面,有花鼓、三棒鼓、三材板、絲弦、小調、揚琴、九子鞭、漁鼓等,也是土家族人民所愛好的文娛形式。
  
    (四)工藝美術
  
    土家族的工藝美術多式多樣,充分反映出他們的智慧與才能。主要表現于手工制品和建筑物方面。在手工美術方面主要有紡織、編織、刺繡等。從紡織品而言,秦漢時土家先民就會紡織精工細布,史稱為“賚布”。以后,包括土家在內的一些中南、西南民族所織的“峒錦”也早就名聞于世。宋時土民所織“溪布”、“峒錦”,已是“土酋”向宋廷納貢的名產。具有土家族特點的“西蘭卡普”(漢語稱為“土花鋪蓋”)實源于此。新中國成立前流傳的《百果花》傳說,充分說明土家姑娘心靈手巧、擅長于彩織,土花鋪蓋是富有特點的民族工藝品。
  
    土家姑娘從十一二歲起便開始學習做鞋、挑花刺繡,然后就學習彩織。結婚時,必須有親手編織成功的土花鋪蓋做嫁妝,不然,就會被村寨里的人瞧不起。她們起早摸黑,熬更趕夜,嘔心瀝血,巧工精織出自己心愛的土花鋪蓋。它以三塊彩織綴聯而成,每塊兩端織上花邊,構成整幅秀麗圖案。其織紋樣可分為三類:一是取材于自然物象的圖案,二是幾何圖案,三是文字圖案。據調查,土花鋪蓋圖案約80~120種,名目繁多。題材有野花花、蟲鳥花、蝶戀花、喜鵲鬧梅、孔雀開屏、吉祥如意等。如“團圓月”既反映土家族人民對大自然的熱愛,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又表露出她們開拓山區的美好理想和真實心情。清代無名氏所作《溪州竹枝詞》就歌詠過“西蘭卡普”:“鳳采牡丹不為巧,八團芍藥花盈盈”。由此也可見土家彩織的精美。
  
    挑花、牽花、刺繡、剪紙等在民間也十分盛行。挑花和牽花(也稱裝花)多以白色土布為底,用多種顏色線在底布上作成圖畫(挑花用黑線,牽花用彩線),反映出土家婦女對生活的熱愛。刺繡也是如此,多運用在裝飾方面,如土家婦女衣裳上就繡有和滾上精美的花邊。床單、帳簾、枕頭、帕子、帶子都有這類美觀大方的作品。新中國成立前土家族就有過這樣一首抒情歌:“白布帕子四只角,四只角上繡雁鵝。帕子爛了雁鵝在,不看人才看手腳。”可見土家姑娘擅長刺繡。這類工藝美術品圖案新穎,花紋精美,色彩鮮明,線條清晰,表現出土家人民的創造能力。
  
    金銀首飾制作又稱銼花,有匠人專營此藝。土家婦女的首飾,如頭戴的“帕連”,衣服上的銀花,以及耳環、項鏈、金銀鎖、鐲子、戒指等都十分精美;小孩戴的涼帽、兒帽、斑鳩帽,除了繡花逼真,還要釘上銀花、“花字牌”、“十八羅漢”等。
  
    土家族編織的竹背簍、背篼、提籃也十分精巧,堅固實用?;j的形式多種多樣,一般多上大而下小,成喇叭口形,籮上編織出多種多樣的圖案,但仍以幾何形圖案為多。背篼也是如此,用途更加廣泛。山區群眾差不多是“簍不離背,背不離簍”,無論生產、生活都得用它。
  
    繪畫、建筑、雕刻等方面,雖受漢文化的影響較深,但有關宗教信仰的部分,也頗有其民族形式和風格。土家地區傳統繪畫藝術的主要傳承人是畫匠、木匠、石匠,善繡的婦女也能繪畫。主要是在家具、墻壁、屋梁、斗拱、巖壁、涼橋等處作畫。木雕石刻先繪后雕,挑花圖案先繪后繡等,都需繪畫技藝。民間繪畫一般只用紅黑兩色,在白色墻壁、巖壁作畫,一般只用黑色。在黑汁中兌上雞蛋清等,圖畫有光澤,經久不褪色。屋梁、涼橋、家具畫等多用紅黑兩色,顏料中也摻蛋清等物,故圖經數十年依然明亮醒目。繪畫常見圖案有蝙蝠圖,還有“五虎捧壽”、“鳳穿牡丹”、“鷺鷥踩蓮”等。如來鳳新修的擺手堂、永順不二門溫泉招待所等建筑物,樓臺亭閣雄偉壯觀,還運用了高超的繪畫技藝。層層飛檐垛子,處處橫梁斗拱,顯眼之處繪上幅幅彩圖,或是西蘭卡普圖案,或是雙蝶牡丹,或是金網綬帶,或是金瓜葫蘆圖,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利川大水井清末古建筑群落——李氏宗祠,也很好地保留了民間繪畫的藝術成果。花臺、花缸、彩樓、門窗都繪有彩圖,正廳“講禮堂”的橫挑上均裝上扇形木屏,每塊屏上都彩繪著《苦讀》、《勤耕》、《夜織》、《樵歸》等圖案,正門檐下均嵌有碎瓷拼畫的飛禽走獸,大門房邊還有《洛陽橋》和《黃鶴樓》兩幅玲瓏剔透的琉璃壁畫。以后,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民族美術人才,利用本民族所特有的民風民俗為題材,創作出許多成就很高的美術作品。如湘西向乃萬、李子南等7人的作品,參加了慶祝建黨六十年“湖南省少數民族美術作品展覽”,并送京展出。1988年鄂西4幅少兒畫參加了“全國首屆少數民族少兒畫展”,其中《媽媽繡的花》獲優秀獎。1991年鄂西利川市在武漢美術館舉辦了“利川市少數民族少兒美術畫展”,展出了80幅優秀作品。1991年鄂西10幅反映土家風情的少兒畫參加了在捷克斯洛伐克舉辦的“兒童世界國際畫展”,其中《土家集鎮》和《新衣裳》獲個人獎。鄂西反映土家生活的版畫《鄉情》,參加了1987年香港小版畫展;國畫《凌波踢浪》、《萬丈天澗送飛泉》被評選為出國參展作品。長陽農民畫《土家風情》、《木梓豐收》、《致富之路》,在1983年全國農民畫展中均獲二等獎,并分別在《中國農民畫集》和《湖北日報畫刊》發表,《土家風情》還被中國美術館收藏。秀山國畫《上學》、工筆畫《花鳥》、木刻《等爸爸》,都出席過四川省美術作品展覽。
  
    土家民間藝術在神祠建筑和裝飾上大量表現出來。施州在唐代的寺觀建筑以至遲建于五代咸康元年(925年)的仙佛寺佛像石窟(來鳳境內)為代表,它是古代土家地區建筑、繪畫、雕塑的綜合藝術體。咸康佛石窟由三大拱形門大石窟及南端一排小石窟組成,全長35米。摩崖石雕大佛3尊,各高5.5米,中間大佛,左右小佛4尊;兩側大佛,伴有小佛各2尊,小佛均高2米。大佛南端為一小佛像群石窟,小佛19尊,各高1米。雕塑技藝高超,大佛高大雄偉,小佛各具神態,富有時代和地方色彩。位于永順老司城的祖師殿是937年的古建筑,正如史籍所稱:“正殿柱四,大數圍,上架木枋,其接榫處無斧鑿痕,迄今不偏,真神工也。”其中的鑄銅像,重9斤,“手執七星劍,光芒射目”,可見其異常精美。后晉天福五年(公元940年)立于永順會溪坪對岸的溪州銅柱是馬彭之盟的證物。“以銅五千斤鑄柱,立之溪州,柱高丈二尺,人地六尺”,銅柱八棱稍圓,中空,相傳內實巨錢,上覆銅頂,就其鑄體而言,端莊大方。原鐫楷書寫體2118字,工整娟秀,其座刻有一石蓮臺,也極其細膩清晰,線條明朗。明神宗萬歷年間(1573-1620年),唐崖司覃鼎立祠內所塑人馬石雕及墓室浮雕,美術價值較高。石馬身高2.4米,長3米,顯露出強悍而和善的容貌;石人高達2、米,身掛雨傘,手拉轡繩,呈現出土兵特征的英姿。從雕塑藝術上看,粗獷中有精細,靜態中又富變化。土家地區的向王天子廟和擺手堂,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古代土家族建筑藝術的風貌。酉水河畔卯的舍米湖擺手堂,保存較為完整。其建筑主要可分土王祠及擺手場兩部分:在成牌坊形大門之內,由短墻圍成又深又長的長方形擺手場地;末端為土王祠,門祠間有一甬道,道旁古柳成行,可高懸紅燈,凡是土家祭祖、祈年、神斷、還愿、迎春、歌舞、競技等,多在其間舉行。祠為石瓦建筑結構,簡單厚重,樸實無華,幽靜深遠,別具一格。正是這些古代建筑保存著土家先民流傳下來的木雕、石雕、彩繪、巖畫等實用藝術工藝。

張家界旅游網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編輯或轉載稿件,內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分享到:

復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91av在线| 国产精品综合久成人|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福利不卡| a级毛片免费|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99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唾|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自拍小视频| 无毒在线| 成年人免费的视频| 免费视频久久久| gayxxxxgay中国老头|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三级人| www.黄网站| 久久久久久精|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 欧美成人影院在线观看三级|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一区二三区| 亚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福利午夜一级毛片| 欧美不卡在线视频| 97青青草原国产免费观看 | chinese耄耋70老太性| 日本韩国三级在线| 亚洲精品三区| 国产成人免费片在线观看| 日本不卡免费高清一级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 国产一级片免费观看| 三级黄a|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不卡| 日韩久久免费视频| 亚洲天堂久久精品成人| 国产免费人成在线看视频|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日韩毛片高清在线看| 99视频有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